日本鹿兒島「今又地震逾30次」最大規模5.0!狂震破800次 日本專家發聲 |
---|
![]() ![]() |
隨著「7月5日大災難」預言的腳步接近,加上近期日本鹿兒島外海的吐噶喇群島(トカラ列島)地震不斷,如今累積超過800次,日本氣象廳示警近期防範強烈地震,也讓不少民眾想起2011年311大地震前,也曾出現類似的連續震動,也讓日本民眾對於「吐噶喇法則」更加關注,擔憂是否為下一場強震的前兆。今(2)日凌晨至今當地又發生超過30次地震,最大規模5.0,不過面對這一系列地震,日本專家表示,這系列地震與南海海槽、7/5預言無關。
日本時間今(2)日凌晨4時32分,鹿兒島又發生規模5.0地震,最大震度5弱,當地時間上午8時34分,鹿兒島又發生規模2.6地震,最大震度2級。截至7月2日上午9時14分,吐噶喇群島近海今天就發生超過30次地震,而若從上個月21日算起,至今已觀測到超過840次震度1級以上地震。 網路上也盛傳所謂「吐噶喇規律」,是指吐噶喇群島在短時間內多次發生地震後,日本本土隨後出現強震的現象。例如:2000年9月吐噶喇地震37次後,10月6日鳥取縣發生規模7.3強震;2003年吐噶喇連震9次,9月26日就發生十勝沖7.1大地震;2011年1月至3月間吐噶喇地區共震27次,最後引發3月11日規模9.0的東日本大震災。之後的2016熊本地震與2018大阪北部地震等,也都曾被指出有「吐噶喇前震」現象。 不過據日本《朝日新聞》報導,日本熊本大學副教授、海洋火山學專家指出,從震源位置、深度來看,這系列地震屬於例行性群發地震,是地質特性所導致的,與7月5日大災難預言、吐噶喇規律、南海海槽地震無關。 橫瀨久芳表示,吐噶喇群島是琉球弧的一部分,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,屬於火山活動頻繁區,且這裡的奄美海台整塊隨板塊一起俯衝,導致撞擊地殼時容易累積應力,是全球罕見的「易震區」,指要一釋放壓力就容易引發群地震。 橫瀨久芳透露,依照過去的經驗,吐噶喇群島的群發地震會持續3週,通常最開始5天最為密集,接著進入第二階段,約1週後出現較大規模地震,同樣持續1週,而波地震從6月27日進入第二階段,因此橫瀨久芳提醒,7月10日前後仍要注意規模6、震度5級左右的地震。 轉自此處 |
三民區當舖,三民區借錢,三民區合法當舖,三民區合法借錢,三民區免留車,三民區借錢,三民區借款,三民區當舖推薦
|
合眾當舖 版權所有 © All Rights Reserved.